书迷读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章 山中有古寺(第1页)

茯苓山坐落在江都县的北部边界,是一座风景秀美的偏僻小山。

茯苓山虽然不高,但因常年雾气弥漫,山中雨水充足,生长出许多草药,尤其是山上灌木林中的茯苓个头较大,药效优良,引来周边城镇里许多采药者的光顾,久而久之才给这座山起了个草药的名字。

戒台寺是最先来到茯苓山落户的,相传是梁武帝时期所建,当年扬州有一位在金陵为官的胡员外,老员外官至尚书为官清正,告老之后又在这茯苓山上做起善事,号召周边各镇的乡绅富户纷纷募捐,在这秀美的茯苓山上修建了一座寺院,起名“戒台寺”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这座古寺历经三百年的风雨,早已年久失修,淡去了往日的光辉,只是厚重的寺院钟声依然苍凉如故,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荡涤着那些浮躁的灵魂。

此时的戒台寺笼罩在一片金黄色的夕阳之中,恍如佛光普照,又似天上宫阙一般。

戒台寺的大门早已年久失修,门楼上的青瓦也都脱落了一半,房檐上还有些凌乱的枯草,在料峭的山风中摇摇摆摆。

山里的古寺不比城里的寺院,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建个山门也纯属是个摆设。

佛教在唐朝发展到了顶峰,一个强大的王朝需要国内的百姓能安居乐业,努力工作,不要随随便便就到府衙门口上访,整天喊着“涨工资、调房价、延长节日假期!”

肯定是不行的。

而佛教又主张积德行善、安于清贫,反对杀伐屠戮、动刀动枪,这就深深赢得了统治者的喜爱,所以在唐朝,上至皇帝将相,下至市井流民,都或多或少对佛教有些崇拜和信奉。

然而信徒的增多并不能保证每个寺院都生意红火,那些名声在外的五A级寺院自然不愁客源,但对于偏远山区的普通小庙却只能空守着好山好水,孤芳自赏。

戒台寺这几年确实经营惨淡,原本登记在册的六十多名和尚如今都还俗了大半,因为没有太多的香客,寺院的收入就少的可怜。

虽然唐朝的寺院是由尚书省崇玄署专门管理,每年也会按寺院规模大小发放财政补贴,但朝廷的财政到了底层向来就所剩无几,即便是有,也大多给了那些知名的寺院,像戒台寺这种小庙就只能自力更生了。

夕阳渐渐落下,一抹余晖倾斜着照射在那半掩的山门之上,几个活泼好动的小沙弥们正在门口的空地上嬉戏玩耍。

老方丈广空大师深知“佛学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的道理,因此每年他都亲自下山到附近的村子里招一些辍学儿童。

那个时代,穷人家的孩子一般是上不起学的,甚至连饭都吃不饱,一听说庙里招和尚,一些穷苦的人家为了省些口粮也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山上,再者老和尚还承诺可以教这些小沙弥读书识字,这岂不是两全其美。

孩子们的世界永远是快乐单纯的,他们虽然剃了头发,但仍然是一群头顶反着光的天使。

五六个小沙弥在山门口相互追赶、打打闹闹,一声声清脆的欢笑仿佛林子里的麻雀一般,叽叽喳喳,无忧无虑。

这群顽皮的孩子中有一个才刚满五岁,他小小的身子穿了一件土灰色僧衣,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脑袋,肉嘟嘟的小脸,傻兮兮地跟着几位小师兄们在那里追追赶赶。

“师兄,不要跑嘛,带我一块儿玩!”

说话奶声奶气的小沙弥伸着小手,迈开步子要追赶那些比他大的孩子。

“小智本,来追我呀,你追不上我们喽!”

一群大孩子摸着他的脑袋戏耍他。

可能寺里没有适合小智本穿的衣服,他身上的那件僧衣显然肥大了一些,他刚追赶了几步就一不小心踩到了僧袍的衣角,呱唧一下趴在地上。

“呜呜呜……”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葬龙棺

葬龙棺

我经历传说中的龙泉乡事件和95年的僵尸事件后申请了退役。2000年夏季的一天,曾经的一个战友来到我家里,告诉我关于98年特大洪水的一些内幕。以及他需要我的帮助,当他拉起右手上遮盖的手套时,看到了不属于人类该出现的东西...

我的微信有神仙

我的微信有神仙

张凡收到一个微信好友信息,只见上面的提示是唐僧洗头用飘柔请求添加您为好友。性别男相距十万八千里个性签名今夜只谈风月,莫论国事。对方还用了西游记里面的唐僧作为头像。这特么什么鬼?...

颜心景元钊

颜心景元钊

少帅景元钊喜欢颜心的浓艳容貌,想要将她养在私宅,不顾她已经出嫁。跟我三个月,我给你想要的荣华富贵,你丈夫会发达。颜心扇了他一耳光。千方百计将她搞到手后,他不怀好意问她我和你丈夫,谁比较厉害?颜心又扇他一耳光。后来,他卑微求她离婚跟我,我的脸只给你打。颜心重生后,虐渣男丈夫虐恶毒表妹,又吊打夫家一群吸血鬼。她打人打脸特厉害,大概是在景元钊那里练的,熟能生巧。颜心景元钊...

三世开天

三世开天

至强位面,试看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焚天剑,焚尽世间万魔,血染山河!一刀断天下,灭尽诸天佛陀,倚剑笑红尘,踏遍妖界人间!只为换你回眸一笑,看我三世开天!...

九劫天修

九劫天修

以血为媒,不死不朽。...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