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说到这里,他望向苏亦,“这本书看过吗?”
苏亦点了点头,“读过,却不精通。”
这话几乎成为他的口头禅了。
汤用彤先生的大名,苏亦自然听说过。
汤用彤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与陈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
。
汤用彤通晓梵语、巴利语等多种外国语文,熟悉中国哲学、印度哲学、西方哲学,毕生致力于中国佛教史、魏晋玄学和印度哲学的研究。
根据苏亦所知,前世,国内还在坚持研究梵语、巴利语的学者好像就剩下复旦大学的钱文忠教授了,师从季羡林先生,唯一一根独苗。
他确实读过汤用彤的着作,但真的不精通,都是泛读。
他只是凭借爱好去读,却没有去做系统的史学梳理。
换其他老师估计会轻笑,周一良却没有,他说,“你这个年纪,已经开始读汤用彤先生的书已是难得了。”
这孩子才多大啊。
蒙学开始,就已经进入了最为混乱的年代,能够有这样的史学基础,足以证明,家学渊源了。
其实并没有。
哈佛三杰的书,有时间去翻翻,也是一种享受。
提到了汤用彤先生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必然也会提到其他学者。
这不,很快就提到苏亦的老乡了。
“陈垣先生你应该熟悉了吧?”
周一良问。
苏亦点头,“嗯,我是新会人。”
周一良恍然,“陈垣先生就是佛教史学研究的集大成者,关于佛教史籍的文献学研究对于其佛教史学的影响自然不必多说,你不是要看《大唐西域记》吗?陈垣有一本《大唐西域记撰人辩机》,你有兴趣可以翻看一下,咱们北大图书馆是有藏书的。”
既然重点提到,苏亦肯定要去看啊。
说到这里,周一良沉默片刻,最终还是说,“我恩师陈寅烙先生对慧皎的《高僧传》(初集)也有过大量的批校。
这书,可以说陈师30年代批校最多的书。
先生于此书,时用密点、圈以识其要。
书眉、行间,批注几满,细字密行,字细小处,几难辨识。
就字迹墨色观之,先后校读非只一二次,具见用力之勤勉。
而行间、书眉所注者,间杂以巴利文、梵文、藏文等,以参证古代译语……遗憾的是,这幅书稿难以出版。”
说着,周一良跟苏亦分享陈寅恪先生的读书习惯。
“陈师,有一个读书习惯,那就是在读书的过程中,随手记录——在书上圈圈点点。
这些圈点有校勘、有批语。
这些随手记下的这些圈点和随想,往往成为他日后论文的基本观点和着述的蓝本。
你日后读文献,亦可用此法,就算你未来从事考古学,注重田野考古,但读文献学的利用也不可荒废。”
“陈师在佛教对中国古代音韵学和佛教故事类型对中土叙事风格渗透的精湛研究,也有相关的着作,这些并非你的研究方向,就不跟你赘述了。
往后,你有时间,可以细读一下陈师的着作,必定惠及你一生。”
火云帝国的萧家废物,意外获得英雄联盟中所有英雄的技能,从此走上了称霸异界的道路!我不是天才,但是我专杀天才!...
重回十七岁,面对曾经的遗憾,还有那些年我们一起暗恋过的女孩!逆袭的人生从此开始,请大家随我一起来反转人生!新书已上传新书奸妄抽奖系统已上传,求收藏,求推荐!新书已上传新书奸妄抽奖系统已上传,求收藏,求推荐!新书已上传新书奸妄抽奖系统已上传,求收藏,求推...
富二代,高富帅,变态特种兵,被甩了,很伤心。出国留学,意外爆红网络。星探来找,签合约,练习出道。然后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一切看似意外,其实早已命中注定分享书籍韩流明星作者留口东坡肉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韩流明星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
三年前,遭人陷害,修为尽丧,成为上门女婿,众人欺辱,亲人不屑,苏洛看尽世态炎凉。三年后,他重回巅峰,带着一身惊天地,泣鬼神的修为回来了。破茧重生,一飞冲天。三年前,你不嫌弃我,护我三年,三年后,我护你一辈子。...
崔格,悬疑小说迷,现代武当派弟子,拥有三脚猫功夫,穿越到唐朝后,看他如何装逼打脸,扭转乾坤,成为第一大理寺少卿!欲知后事如何,点进来吧!...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奇闻,有谜案的地方就有他。一卷一个推理故事,喜欢烧脑的朋友书评区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