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趁着阳信公主没醒来,曹时开始梳理起来到公主府的一天一夜,显然阳信公主的家资丰厚手笔阔绰远超想象,公主府的规制要比想象中的更庞大,可见天子对阳信公主异乎寻常的宠爱。
三年前,天子嫁女赐予平阳侯在京师宅院一座,并赏赐黄金两千斤,公主陪嫁的婢女仆役一千人,公主日常所用的绫罗绸缎千余匹,大到家具小到针线,鼎甑釜镬勺匙等物见样样不缺,王皇后不放心女儿吃苦又赐予好些锦衣袍服,还有皇后私人赐予的黄金一千斤。
在古代订婚的未婚夫妇,赶在直系亲属病逝前结婚的情况有不少,这并非所谓冲喜之类的缘由,而是依照汉制,女子十五岁未成婚,五算。
天家嫡女当然不怕五倍算赋,但汉家制度不可轻废,天子的女儿拖到十五岁才嫁出去名声会很不好听,因此才让两个没长大的孩子提前成婚。
成婚之前,曹时的母亲已经病入膏肓,这场婚礼也注定要在匆忙中提前完成,紧赶慢赶把婚礼的流程进行完,曹时的母亲也在那一刻撒手人寰,接下来一对十二岁的少年夫妻分隔两地服丧守制,每个月只有寥寥几笔书简交流直至今日才结束。
“唔,这一觉妾睡了好舒心,好久没有睡过这么安心的了。”
阳信公主眨眨眼看到曹时戏谑地目光盯着她,小脸一红:“昨夜君子挟雷霆之怒旦旦而伐,妾这蒲柳之身多承君子雨露,这会儿是下不来床榻了。”
“昨夜是吾太鲁莽,忘记细君完璧初破,以后定当注意定当注意。”
曹时望着阳信有些心动。
阳信风情妩媚的白了一眼,手指勾着发梢低吟道:“君子多善华美辞藻,妾这一介小女子说不过君子,妾只齐王良人待妾不改初心的好,莫要忘记昨夜的甜言蜜语。”
接下来几天里,曹时与阳信享受着美好的夫妻生活,两人虽然成婚三年却是首次亲近生活,三年前成婚时两人才十二岁多,尚且不具备同房的可能,这次圆房就犹如新婚夫妇甜甜蜜蜜。
每天早晨曹时都会起来锻炼身体,阳信公主就守着他痴痴的笑,寻常无趣的射术被他讲解的异彩纷呈玄妙无比,说起著名弓箭手从羿射九日聊到楚国的养由基,侃侃而谈天花乱坠让阳信公主如痴如醉。
所谓热恋中的女子通常昏头昏脑,天家公主最聪慧的阳信公主也陷入了恋爱的漩涡,按照礼制出嫁从夫,但公主毕竟是天子嫡女仪同列侯,论地位丝毫不逊色于夫婿,若论及天子的亲近还要远远超过几头,而且自汉兴以来上承秦制,女子的地位并不比男子差。
此时正值帷薄不修,衽席无辩“淫风炽烈”
的两汉时代,男女追求自由恋爱非常大胆,如卫少儿与霍仲孺私通之事寻常的很,绛邑公主、馆陶公主独掌侯府大权对列侯颐指气使的情况也不足为怪。
相比之下阳信公主洁身自好,在自家后院里与夫婿谈情说爱卿卿我我,这份秉性当的上时代贤良淑德好女子的称号,而且夫婿曹时亮出的东西新奇吸引人,阳信公主毕竟是个十五岁的青春少女,又自动带入妻子的身份里很容易被他迷住。
隔两日,阳信公主府的大牌子也被换掉,新的门脸是四个崭新的烫金大字,平阳侯府。
侯府的家吏士气大振,这几天侯府仆人与公主府仆役明争暗斗闹的不可开交,两帮人所为的无非是这公主府的人事大权掌握在哪一方手里,得到权柄的一方自然要作威作福,失去权柄的只得垂头丧气心里愤愤不平。
阳信公主正欢喜觅得良人,只要能得到夫婿的喜欢就不吝惜去做,她又岂会在乎那些奴仆们的心思,左右不过是天子赐予的一批家奴,若使的不顺遂到宫里求个恩典随时可以换一批新人,因而公主府的奴仆地位远不及侯府仆役,前者只是单纯意义的奴仆,后者却不仅仅是仆役。
曹时并不知道自己无意的干涉下已经与前世历史大不相同,他这个平阳侯当得新侯府的半个家,指使新侯府的奴仆也越发的顺手,已经不在是前身那个谨小慎微宁可碌碌无为也绝不出头的少年列侯。
这一日上午,阳信公主今天去宫里面见王皇后,曹时在新侯府里与几个丝絮纸匠人研究造纸工艺,自从百肴宴上不太成功的纸巾问世以来,屡次实验造纸都无法尽如人意,今天是第二十五披新纸的验收,丝絮纸匠人们忐忑不安的望着那一叠白纸。
一片轻薄的纸张左右一拉就破成两截,中间藕断丝连破成好几段缓缓飘落,曹时的表情不太好看,丝絮纸匠人们哀叹一声垂头丧气地捡起破开的飞絮,辛苦几天的一批新纸又成了废料,参与制作的每个人都很沮丧。
曹时烦躁的挥动长袖来回走动:“丝絮、麻团、破布放在石灰水里煮烂,再锤捣碾压成片晾晒干净,我的做法完全没有错误,为什么造出的纸张一碰就烂,质量不比丝絮纸高明到哪里去,把它拿出来献给天子会被百僚笑掉大牙。”
书写用公文纸要求光洁度、强韧度以及纤维紧密度较高,新纸的表面泛起的毛茬、疙瘩甚至难堪的黑点非常多,稍微一拉就碎成几片也谈不上强韧度和纤维紧密度,这种纸张作为厕纸尚且略显勉强,作为公文纸差距可就不可以道计。
其实曹时非常重视造纸术,从河东募集几名手艺上乘的丝絮纸工匠研究造纸,几经摸索结合他的记忆作为指导找出正统的蔡侯造纸工艺,按理应可以制造令人出满意的纸张,可结果却又一次让他大失所望。
纸张的质量并不比丝絮纸好多少,部分捣压不足的纸张质量的还不如丝絮纸,当然要说从造纸成本出发,新纸的成本低到可以忽略到不计,造纸的原材料广泛不用担心受到限制,只是质量不尽如人意罢了。
曹时思虑一会儿说道:“新纸做成这样说明工艺还不成熟,你们应该换个思路不要局限于丝絮、麻团、破布这些材料,天生万物皆有用武之地,好比树皮、木屑、竹子都可以拿过来实验,石灰水的调配比例也要细细把握,我听说上郡以北有天然的碱湖,如果能够得到天然碱用于造纸或许会更好,尔等做出满意的纸张成品,侯府里定然不吝封赏,头功者可为侯府纸匠家监,努力吧。”
纸匠们诺诺而退,曹时知道自己心急了点,造纸术也不是一时半刻开发出来的,这个时代纸张又被称作赫?,称作纸的原因是带着“丝”
字的半边,最初古人也曾想过用丝帛为书卷记录文字和历史,奈何丝帛的价格高到可以作为硬通货,如此一匹丝帛价比粟米十石,拿斯波来做书写记录的成本几乎要贵到天边,大汉帝国一年的丝帛产量加起来也不见得够朝廷的日常公文用度。
相比之下竹简木牍很便宜,竹木劈开烘干压平钻眼用绳子穿起来,造价绝对比羊皮纸和丝帛便宜数百倍不止,缺点是竹简木牍作为载物太过笨重,据说秦始皇一天要看的竹简有上千斤之多,而且竹木为载体随着时间越久会逐渐掉色,颜色晦暗字迹逐渐模糊不清,无论从行文阅读的行政效率,还是收藏归档的便易性能上都是不够的。
因而发于春秋战国到秦汉之际,勤劳的先民探索出用缫丝中的边角毛料用于制作丝絮纸的工艺,其特点兼顾竹简的低成本与丝帛的易携带,成为汉初六十年来朝廷用物最为紧俏的物什,奈何丝絮纸的产量受限于缫丝,而且纸张薄脆稍不小心就四分五裂,这导致丝絮纸的推广几经周折始终难成气候,几乎沦为勋贵们的玩赏之物。
造纸术需要积淀千年技术逐渐成熟,这个过程会遇到若干的瓶颈,要想达到光洁度、强韧度以及纤维紧密度标准需要等待两千年。
“两千年太久,我要只争朝夕。”
侯府里的奴仆通报说有古人送拜帖一封,打开一瞧是前些日子来长安路上遇到的绛邑周复,他的拜帖写的很简单,几句恭维话接着提到有条侯有难,在京师的列侯聚于京师东阙甲第。
“列侯聚会商讨援助条侯?”
曹时盯着“条侯”
二字怔忡出神,条侯周亚夫的大名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距离吴楚七国之乱大破吴郡扫荡齐国的骄人战绩才过去十年,人们仍在称颂这位忠勇的将军挽救汉廷社稷立下的功劳。
周亚夫的功劳有多大,曹时只要稍稍想起后世朝代镇压大规模叛乱,以及农民起义所耗费的物力财力就可以预见的到,比如几百年后的黄巾之乱就给汉帝国致命一击,相比之下周亚夫的功劳含金量非常高,可这样的大功臣缘何要落得下狱受审的地步却不甚了了。
ps:新书期请求书友们多多支援啊!
票票,收藏,点击请尽情的砸过来吧!
异世界的勇者小队似乎被团灭了。剩下的幸存者通过传送门,逃到了现代人类的地界。在政府的安排下,划出了一块特区,让他们逐步适应现代社会,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而初来乍到的牛头人,精灵,兽人等,和人类的生活习惯,社会认知,道德标准,生理构造,又不完全相同。人类的法律,对他们而言,是不是适用?不同的种族间,又会有哪些摩擦。主角是一个人类,一个没有任何能力的人类,有的只是知识。她是政府派去特区,帮助那些异界人的援助律师。故事,就从一个蛋开始了展开收起...
子翰,怎么样?我是不是超有诱惑力?唐馨馨笑道。好丑。刘子翰转开了头,不再看唐馨馨。哈哈,丑吗?我想看看你被丑女非礼时候是什么表情。啊?刘子翰一听唐馨馨这样说,还没有回过神来,就见唐馨馨已经扑了上来,一下子搂住刘子翰的脖子,轻轻一跳,然后*,双腿就夹住了刘子翰的腰。馨馨,你干嘛?在这个人来人往的天桥上,唐馨馨用这种姿势抱住刘子翰,也太醒目了吧?我丑女无敌,非礼你啊!唐馨馨笑着,就一下子吻住了刘子翰的嘴。...
我是一个金盆洗手的盗墓贼,为了寻找失踪的秦教授,不得不重操旧业,结果却意外卷入一个天大的漩涡,也遇到了许多诡异事件。寿衣出行的夜游者。衔尸寻仇的死人头。光怪陆离,不可想象。为了求生,我不得不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卫道士。古老的职业,亘古长存,戍守在黑夜与黎明之间,对抗冥冥中一切不可预知的存在。天有道,万灵亦有道。长夜漫漫,勿问归途...
团宠小作精马甲大佬强强爽文虐渣种田致富一朝穿到了把自己作死的作精身上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为了回到现代,银柳儿只能迎头直上,教化反派,击碎水逆!小女儿绿茶怎么破?不做绿茶biao,发扬绿茶功来一波?二女儿被婆家嫌弃?做个首富用金山亮瞎别人的狗眼不香么?大女婿身份受限不能科考?规矩不就是用来改变的?...
蓝与紫的霓虹中,浓密的钢铁苍穹下,数据洪流的前端,是科技革命之后的世界,也是现实与虚幻的分界。钢铁与身体,过去与未来。这里,表世界与里世界并存,面前的一切,像是时间之墙近在眼前。黑暗逐渐笼罩。可你要明白啊我的朋友,我们不能用温柔去应对黑暗,要用火。...
中国南方,一个叫铜牛岭的小村庄,二十多户人家,建立在山脉延伸出来的土包上。四周青山翠绿,逶迤矗立中间,一条小河从群山中小小的冲积平原上流过,正在铜牛岭的面前。正是稻谷生长的季节,前两天下了一场大雨,把灌溉下游四个生产合作社的围堰冲垮了,红光中学全体师生被红光乡党委派到这里支援生产修补围堰。小河宽约五十米,刚刚发了洪水,河水很大。为了尽快修补好围堰,初升村党支部组织两个小队三十多个社员抢修围堰,其他的社员还有其他的农活,只能向红光中学发出邀请。红光中学有师生五十六人,其中女生十三人,老师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