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澄的恼怒并非没有缘由。
‘名师大将莫自劳,千军万马避白袍。’
陈庆之的名号太响亮了,这让初出茅庐的小高王有种赵括面对白起的既视感。
为了稳妥起见,才自作主张命人招侯景合兵。
也罢!羯奴不来就不来,哪怕我高子惠尚且不如赵括,但你陈庆之也不是白起!
高澄立即招来众将往帅帐议事,扫过麾下一张张英武的面孔,小高王瞬间有了底气:
先锋大将高敖曹,陷阵杀敌,骁勇远胜陈庆之。
更有尧雄智勇不遑多让。
慕容绍宗为我主持中军。
就连未来的北齐三柱石之一的段韶,都只能甘当陪衬。
陈庆之、斛斯椿、独孤信,你们三个一起上吧,我高子惠何惧!
小高王狗仗人势,心底自然安稳,畅想麾下大将同心御敌后,高澄轻咳一声,向众人问策道:
“陈庆之由江陵出兵,领一两万人北上,诸将以为我该如何应对?”
高敖曹轻蔑道:
“河南无名将,遂使竖子成名,敖曹愿领本部为大都督破之。”
一番话虽然没什么营养,但是忠勇可嘉,高澄闻言赞许了一番。
他能明白这些大将对陈庆之的不服气。
趁着北魏大军前往河北、青州分别平定葛荣、邢杲的时机,一路长驱直入,占据都城洛阳,成就不朽功名。
这样的机遇,怎么不让他们眼红。
渡江三千里,顺通无阻,无遗镞之费,只在荥阳城下死伤五百余人,气得梁军将士三百人向元灏请求诛杀荥阳守将杨昱。
在元灏的劝说下,梁军只将杨昱麾下将校三十七人尽数处死,剖心而食,反倒放过了杨昱。
至于攻破荥阳后,大破元天穆三十万大军,这个数字听听就好,就像北伐途中丘大千的七万大军一样。
但肯定是与元天穆战过一场,并且大胜,否则元子攸、尔朱世隆等人不至于仓惶出逃,投奔尔朱荣。
高澄认为陈庆之最值得钦佩的是他敢于以七千人渡江北上,孤军深入的勇气。
“陈庆之,当世名将,高将军莫要轻视。”
赞许高敖曹的忠勇之余,高澄还是劝了一句。
高敖曹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慕容绍宗此时站出来道:
“大都督何不屯师新野城下,待陈庆之劳师北上,士卒疲惫之际,或可半道掩杀,或可以逸待劳,与他正面厮杀,都是上上之选。”
高澄闻言点头,果然不是高敖曹这种陷阵冲锋的骁将,这个围点打援的主意很不错。
但高澄并没有急于做决定,他将目光看向尧雄,希望听听这位将来两次击退陈庆之的大将意见。
尧雄注意到了高澄的目光,他沉吟片刻道:
“末将以为慕容长史所言半道设伏,恐怕难见成效。”
瞬间将场中众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高澄问道:
“为何?”
尧雄解释道:
“我等南下,身处敌境,荆州多平地,大军又如何深入荆州设伏,而不被察觉。”
高澄闻言了然,又问他有何计策。
尧雄继续道:
“末将有两策,其一正如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